我国隐身材料行业现状分析:下游需求市场起量 竞争格局较为稳定

前言:隐身材料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随着船舰、战斗机等下游市场起量,我国隐身材料行业需求将持续上升。不过,由于隐身材料具有高技术壁垒、集中化、下游供应商排他性等特点,导致行业竞争格局较为稳定。
1、隐身材料是一种能够降低目标可探测性的材料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隐身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隐身材料是一种能够降低目标可探测性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隐身材料通过减少目标的反射和辐射特征,使得目标难以被雷达、红外、可见光和激光等探测设备发现。根据不同的探测波频谱,隐身材料可以分为雷达、红外、可见光和激光隐身材料。
隐身材料分类
种类
简介
雷达隐身材料
分为涂覆型吸波材料和结构型吸波材料;通过吸收电磁波能量,降低回波强度实现雷达隐身;主要用于对抗雷达探测系统;厚度薄、质量轻、吸收频率宽、吸收能力强
红外隐身材料
分为低发射率红外隐身材料、控温材料和光谱转换材料;改变物体的红外辐射特性,改变物体的红外辐射强度;主要用于对抗红外信号探测系统;耐高温、抑制表面信号发射,转移红外辐射信号
多频谱隐身材料
有雷达/红外兼容隐身、可见光/红外兼容隐身材料;在低发射率涂层中加入着色颜料实现可见光/红外兼容隐身;实现雷达/可见光/红外多频谱隐身;需要多种材料复合、可用材料少、制造工艺复杂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其他分类方式来看,按照产品形态进行分类可分为涂层隐身材料和结构隐身材料,按适用场景可分为耐高温隐身材料和常温隐身材料,按技术原理分可分为天然隐身材料和隐身超材料。
各类隐身材料种类与应用情况
隐身材料种类
上游原料种类
中游主要厂商
下游应用情况
耐高温红外隐身涂层
陶瓷粉末、金属粉末和合金粉末等
华秦科技
航空发动机、导弹头罩(型号)、主战坦克排气烟羽等武器装备。
常温雷达隐身涂层
羰基铁、碳粉等吸波剂以及树脂等黏着剂
佳驰科技
涂覆于航天器、地面单位、舰船等装备表面
常温雷达结构隐身材料
纤维、高强度芳纶蜂窝等基体以及羰基铁等吸波剂
佳驰科技
导弹的尾翼、壳体、飞机的蒙皮及隐身直升机旋翼等部位
耐高温结构隐身材料
陶瓷、树脂、二氧化硅、金属结构件和连接件
华秦科技
发动机舱蒙皮及机翼前缘等装备部位
隐身超材料
纤维、树脂、半导体吸波剂、基板等
光启技术
航天器蒙皮、海军装备、雷达罩及天线、导弹壳体蒙皮等装备部件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船舰、隐身战机带动市场起量,推动隐身材料行业空间扩张
隐身性能是衡量武器装备生存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实现控制目标信号特征的物质基础,而武器装备的隐身能力可以通过外形设计和使用隐身材料来实现,从而提升武器装备所具有的作战效果及自身生存能力,也引起国家重视。目前,市面上的隐身战机有F-117A隐身攻击战斗机、F-22战斗机等。
根据数据,美国现役战斗机2757架,其中五代机现役+订单数1797架;而我国五代机保有量为140架,隐身战斗机数量不足,提升空间巨大。同时,我国多架老旧机型面临退役,隐身战机作为“十四五”提出的跨越式武器装备,将带动隐身材料市场空间的扩张。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且,舰艇作为大型海战装备,具有较大雷达散射截面,所以其反探测能力需求日益凸显。目前,在舰艇上使用的雷达隐身材料可分为涂覆型材料和结构型材料两类,涂覆型隐身材料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如铁氧体吸波涂层、金属微粉吸波材料等都已经在舰艇中应用;结构型隐身材料主要应用在集成上层建筑和综合桅杆上,使用较多的是夹芯结构。
部分舰船所用隐身材料
国家
名称
应用信息
瑞典
“Visby”级护卫舰
船体采用三明治设计,由PVC芯、碳纤维和乙烯基层压板组成
美国
“Zumwalt”级驱逐舰
翻滚式船体和复合材料甲板室减少了雷达回波
挪威
“Skjold”级护卫舰
船体表面由玻璃纤维/碳复合材料制成,雷达吸收材料用于大面积的承重结构中
法国
“La Fayette”级护卫舰
采用的吸波材料为木材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芬兰
“Hamina”级导弹艇
金属部件上覆盖有雷达吸收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部件在结构中嵌入了雷达吸收材料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隐身已成为新型导弹的发展趋势,可以有效降低敌方军用探测装备的任务效能,减少敌军反应时间,有效提升导弹实战命中率,并且能避免间接暴露如载机等装备的存在。
3、隐身材料行业壁垒较高,市场竞争格局较为稳定
不过,隐身材料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定制化需求等特点,仅有少数企业能够进行高性能、实战化隐身材料的研制生产,并且下游客户对于供应商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排他性。
我国隐身材料行业特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因此,我国隐身材料行业竞争格局较为稳定,所从事与研发的企业大部分是各大研究所、高校以及华泰科技、佳驰科技、光启技术等企业。其中,华泰科技偏重高温隐身材料,佳驰科技偏向于常温隐身材料,而光启技术则主要是超材料产品。院所方面,隐身材料代表企业为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主要从事材料研制与应用等。
我国隐身材料行业主要企业及简介
企业名称
简介
华秦科技
主要从事特种功能材料,包括隐身材料、伪装材料及防护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我国重大国防武器装备如飞机、主战坦克、舰船、导弹等的隐身,重要地面军事目标的伪装和各类装备部件的表面防护。
佳驰科技
主要从事电磁波辐射功能材料与结构的设计、测试、分析及制造,主要产品为吸波贴片、吸波胶板、功能涂层、吸波泡沫、吸波蜂窝、吸波负载等,产品属于常温隐身材料。
光启技术
主要是子公司光启尖端从事超材料技术研究及尖端装备超材料方案提供和产品生产,其产品主要包括:超材料功能结构、超材料高性能电磁罩及超材料高性能天线等。
康泰威
新劲刚子公司,主要从事军事新材料业务,产品包括热喷涂材料、电磁吸波材料、结构吸波功能材料制品、防腐导静电材料、ZnS光学材料等。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
其成立的隐身材料与涂料研究所主要从事隐身材料、涂料、油料及润滑材料、胶粘剂、复合材料的研究、研制和批量化生产。其批量生产的产品已在航空、航天、舰船、电子和兵器等型号得到广泛应用。
国防科技大学
其成立有空天科学学院新型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材料设计与先驱体转化技术、陶瓷纤维制备技术、先驱体转化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材料的性能测试与评估、伪装隐身技术。其成果发布于《材料导报》、《航空材料学报》等知名期刊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华秦科技在研储备产品丰富,规模化效应初显
其中,华秦科技作为隐身材料行业领先企业,其核心型号产品已批产,在研储备产品丰富。根据华秦科技的2023年报,公司现有至少10项核心技术(其中2项隐身材料技术已批产、8项伪装及防护材料技术均处于批产及小批试产阶段、6项声学材料/激光技术处于批产及试制阶段、3项陶瓷基复材技术均已进入小批试制阶段)及12项在研项目(功能材料项目9项,声学超构材料等相关项目3项)。
截止2023年华秦科技现有在研项目
名称
应用前景
宽温域隐身涂层材料
航空、航天领域
多频谱兼容隐身涂层材料
航空、航天领域
结构隐身复合材料
航空、航天、航海领域
多功能隐身涂层材料
航空、航天、航海领域
伪装材料
伪装领域
电磁屏蔽材料
航空、航天、航海领域
高效热阻涂层材料
航空、航天领域
高性能重防腐材料
腐蚀防护领域
低频隐身材料
航天、航空领域
精密声学测试仪器研发
电力、石化、航空航天、工业故障监控、噪声监控、高校科研系统
声学超构降噪材料
研发航空航天、轨道车辆、汽车、基建、船舶、特种建筑、绿色建筑、环保家电
声学超构材料应用场景开发设计
航空航天、轨道车辆、汽车、基建、船舶、特种建筑、绿色建筑、环保家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2023年,华秦科技募投资金中6.81亿元用于特种功能材料产业化项目的投资、3.19亿元用于特种功能材料研发中心项目的投资。根据2023年年报,特种功能材料产业化项目已投入金额占比38.7%,2025年6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特种功能材料研发中心项目已投入金额占比19.7%,2025年3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而且,新材料园(一期)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结构隐身材料生产车间开始进行设备调试及验证生产等工作,(二期)项目也处于建设规划中。由此可见,华秦科技加快产业化能力,隐身材料量产规模化效应即将初显。
2023年华秦科技募投项目进展
项目名称
投资额(亿元)
累计投入进度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
特种功能材料产业化项目
6.8051
38.67%
2025年6月
特种功能材料研发中心项目
3.1949
19.72%
2025年3月
补充流动资金
2.8
100.0%
合计
12.8
45.9%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